龍見
基本解釋
(1).《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高亨 注:“龍出現(xiàn)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動于民間,人見之則有利。”后因以“龍見”指王者能有治績。《莊子·在宥》:“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成玄英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動類飛龍在天。”
(2).喻羽化而登仙。《文選·郭璞<游仙詩>之一》:“進(jìn)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李善 注:“進(jìn)謂求仙也,退謂處俗也。”
(3).《易·乾》:“云從龍,風(fēng)從虎。”“龍”喻事物的主干,因以“龍見”喻文章根本已立。 晉 陸機 《文賦》:“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郭紹虞 等注:“‘龍見’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jié)未妥。”
(4).蒼龍七宿出現(xiàn)。《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yù) 注:“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yuǎn)為百穀祈膏雨也。”《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 源師 嘗諮 肱 云:‘龍見,當(dāng)雩。’”
成語(Idiom):龍見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óng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長久不見面,再次相聚時,彼此之間的親密感仍然存在。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龍見”由“龍”和“見”兩個字組成。其中,“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權(quán)力的神話生物,而“見”則表示相見。成語“龍見”形象地比喻長時間不見面的人再次相聚時,仍然能夠保持親密的感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龍見”通常用于描述好友、親人、同學(xué)等長時間不見面后再次相聚時的情景,表達(dá)彼此之間的親近和感情不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龍見”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年輕的書生,他夢想成為一名官員,遍游名山大川,修煉文學(xué)才華。在他的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告訴他:“龍見必有祥瑞。”年輕書生非常感激老者的指點,并希望能夠再次見到他。多年后,書生成為一名官員,他在一次巡視時,偶然遇到了老者。兩人相見時,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老者的親切和祥瑞。從此,人們用“龍見”來比喻長時間不見面的人再次相聚時的親密感。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龍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多年不見,我們再次相聚時感覺親密如初,真是龍見。
2. 她去國外留學(xué)多年,回國后與我們相聚時,我們都感到非常親切,真是龍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龍見”與龍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想象兩條龍長時間不見面,再次相聚時仍然保持親密的情感,這樣有助于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與“龍見”相關(guān)的成語,如“龍鳳呈祥”、“龍馬精神”等,了解更多有關(guān)龍的文化和象征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和好朋友好久沒有見面了,但是當(dāng)我們再次相聚時,感覺就像是龍見一樣親密。
2. 初中生:我和初中同學(xué)分別多年后,再次相聚時,我們感覺親密如初,真是龍見。
3. 高中生:高考結(jié)束后,我們班級的同學(xué)久別重逢,再次相聚時,大家都感到非常親切,真是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