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痛
成語(Idiom):惻痛(cè tòng)
發音(Pronunciation):cè t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內心深感同情和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惻痛是由“惻”和“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惻”指同情,表示對他人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痛”表示痛苦,指內心深感同情和痛苦。惻痛強調了對他人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的情感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惻痛常用于描述對他人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的情感態度。可以用來形容對他人困境的關切和同情,表達自己內心深深的同情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惻痛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平原君虞卿被趙國囚禁,受到了嚴酷的折磨。他的妻子秦姬為了救他,不惜割下自己的肉送給平原君。當平原君看到妻子的肉時,他內心深感同情和痛苦,因此有了“惻痛”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是“惻”,表示同情;后一個字是“痛”,表示痛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看到災民的困境,我感到惻痛之情,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
2. 他的遭遇讓人感到惻痛,我們應該給予他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將“惻”字聯想為“同情”,將“痛”字聯想為“痛苦”。想象自己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內心深感同情和痛苦的情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同情和痛苦相關的成語,如“同仇敵愾”、“同甘共苦”等,以加深對這類情感態度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小狗受傷了,我感到惻痛,幫它包扎傷口。
2. 初中生:聽到同學被欺負了,我感到惻痛,決定站出來為他討回公道。
3. 高中生:看到新聞報道災區的困境,我感到惻痛,捐款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4. 大學生:閱讀了一本關于戰爭的書籍,我感到惻痛,思考如何促進世界和平。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