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事
基本解釋
(1).切合情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
(2).迫切的事。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官表為微之作》:“臣欲候坐對時便陳當今切事,下救時弊,上酬君恩。” 唐 趙璘 《因話錄·宮部》:“ 汾陽 迎笑曰:‘有切事,須藉侍御為之。’”
成語(Idiom):切事
發音(Pronunciation):qiē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事情非常關心、認真,不敷衍了事,不馬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事是一個多音字的詞語,其中的“切”字意為認真、關心,而“事”字表示事情。切事的含義是指對事情非常關心、認真,不敷衍了事,不馬虎。這個成語強調了對待事情的態度,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去處理事務,不敷衍了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切事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非常認真,不馬虎。在工作場合,我們可以用切事來形容一個同事或領導對工作非常負責,不敷衍了事。在學習中,我們可以用切事來形容一個學生對學習非常認真,不馬虎。切事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和他人在處理事情時要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切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傳》。《左傳》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重要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在《左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宰相子云因為對待國家大事非常關心、認真,被人稱為“切事子云”。后來,人們就用“切事”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事情非常認真、關心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切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的“切”字是形容詞,表示認真、關心;而“事”字是名詞,表示事情。兩個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對待事情非常認真、關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工作非常切事,從不馬虎。
2. 她是一個切事的學生,每次作業都認真完成。
3. 在他的帶領下,團隊的工作態度都變得更加切事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切事”這個成語拆解成“切”和“事”兩個字,然后聯想“切”字的發音“qiē”和“切”字的意思“認真、關心”,以及“事”字的意思“事情”。通過聯想記憶,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切事相關的成語,例如“切磋琢磨”、“切中時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切事的學生,每天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學習非常切事,經常給我們提供很多學習資料。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要對待學習非常切事,不能馬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