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綸桂餌,反以失魚
成語(Idiom):翠綸桂餌,反以失魚
發音(Pronunciation):cuì lún guì ěr, fǎn yǐ sh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用美好的事物來引誘人,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失去了本來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翠綸和桂餌都是用來釣魚的誘餌,翠綸是一種翠綠色的魚線,桂餌則是用桂皮制成的香餌。這個成語比喻用美好的事物來引誘別人,但最終卻適得其反,結果失去了最初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手段或行為本意是好的,但最終卻適得其反,導致事情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物》:“翠綸桂餌,反以失魚,麋鹿視網,反以罔罟。”故事講述了一個人用翠綸和桂餌釣魚,結果卻沒有釣到魚,而是把魚嚇跑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過分追求美好的東西,反而會適得其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翠綸桂餌,反以失魚。其中,“翠綸桂餌”是引誘的手段,“反以失魚”是適得其反的結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翠綸桂餌,反以失魚,最終沒有得到他想要的那份合作機會。
2. 這個廣告用了很多美女和豪車作為桂餌,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沒有引起消費者的興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釣魚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美麗的翠綸和香噴噴的桂餌來釣魚,但最終卻沒有釣到魚,而是把魚嚇跑了。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美麗的翠綸桂餌來引誘小魚,結果卻嚇跑了它們。
2. 初中生:她用名牌包和漂亮的衣服作為桂餌,但最終卻沒有引起同學們的羨慕,反而引起了他們的嫉妒。
3. 高中生:他用高薪和福利來吸引員工,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導致員工流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