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曳
成語(Idiom):頓曳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腳步沉重、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曳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頓指腳步停頓,曳指拖延、緩慢。頓曳形容行走時腳步沉重、遲緩,常用來形容人行動遲緩,不夠靈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曳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狀態,也可用于比喻人的思維、行動遲緩不靈活的情況。例如:他走路頓曳,一步一頓,看起來很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頓曳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故事中,項羽率領大軍攻打楚國,楚將項燕率領一支軍隊與項羽交戰。由于項燕的軍隊行進緩慢,行軍時腳步沉重,被項羽輕易擊敗。從此,頓曳成為形容行走遲緩、不靈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走姿態頓曳,看起來很疲憊。
2. 這個項目的進展頓曳,需要更多的協調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頓曳的發音與行走時腳步沉重的動作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行走、動作有關的成語,如蹣跚、踉蹌等,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走路頓曳,像個小熊一樣。
2. 初中生:那個運動員腳步頓曳,無法追上前面的選手。
3. 高中生:他的行動頓曳不前,錯失了很多機會。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