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膻
成語(Idiom):膏膻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味濃烈、不好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膏膻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組合而成的成語。膏指的是動物的脂肪,膻指的是動物的氣味。膏膻一詞形容的是因為動物的脂肪過多而散發出來的濃烈氣味,常用來形容氣味不好聞、刺鼻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膏膻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些地方或物品散發出的難聞氣味,比如形容某些食物烹飪時的味道、某些地方的環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東巡時,遇到了一處名為“膏膻之地”的地方。這個地方處處彌漫著濃烈的膏膻氣味,令人難以忍受。從此以后,膏膻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難聞的氣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膏膻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相近的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菜的味道真是膏膻,讓人無法入口。
2. 這個地方的空氣中彌漫著膏膻的氣味,讓人作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膏膻與難聞的氣味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在一個房間里,放滿了脂肪和臭味的動物,讓人無法忍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氣味的成語,如“芬芳馥郁”、“香噴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垃圾桶里的氣味真是膏膻,我都快受不了了。
2. 初中生:這個廁所里的味道太膏膻了,大家都不敢進去。
3. 高中生:這個餐館的菜真是膏膻,一股臭味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