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登三寳殿
基本解釋
比喻沒事不上門。三寶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詞話》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內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薄抖昴慷弥脂F狀》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為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 巴金 《豬與雞》:“他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來了總沒有好事情。”
成語(Idiom):無事不登三寶殿
發音(Pronunciation):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有遇到重要的事情才會上奏皇帝,形容非常謹慎小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明代宰相嚴嵩的故事。嚴嵩在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擔任宰相,他非常謹慎小心,只有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時才會上奏皇帝,其他瑣碎的事情都不會上報。因此,人們用“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形容非常謹慎小心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處理事情時非常謹慎小心,只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時才會采取行動??梢杂糜诠ぷ鳌W習、生活等各個場景中,表達對謹慎態度的贊賞或提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宰相嚴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事(沒有事情)+ 不登(不上)+ 三寶殿(皇帝居住的寶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無事不登三寶殿。
2. 在處理重要的事情時,我們要像嚴嵩一樣,無事不登三寶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嚴嵩在明朝時期只有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時才會上奏皇帝,其他瑣碎的事情都不會上報,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嚴嵩的歷史背景,以及他在明朝政治中的作用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做作業時都會無事不登三寶殿,特別小心。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無事不登三寶殿,把每個知識點都復習一遍。
3. 高中生:寫作文時,我會無事不登三寶殿,仔細思考每個觀點的表達方式。
4. 大學生:在做研究項目時,我會無事不登三寶殿,確保每個實驗和數據都是可靠的。
5. 成人:在處理工作上的決策時,我會無事不登三寶殿,確保每個決策都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