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樂
基本解釋
(1).謂厘正樂音。《史記·樂書序》:“自 仲尼 不能與 齊 優(yōu)遂容於 魯 ,雖退正樂以誘世,作五章以刺時,猶莫之化。”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夫正樂者,所以屏淫聲也。故樂廢則淫聲作。” 清 范家相 《詩瀋·正樂正詩》:“正樂之條目最多:有正其僭者,如宮縣不應用於諸侯舞佾歌雍是也;有正有司之失傳者,如大武之聲謡及商是也;也有正其節(jié)奏之紊者,如翕純皦繹之條理是也。”
(2).謂雅正的音樂。 唐 崔日用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咸英調(diào)正樂,香梵徧秋空。”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升歌笙間合樂》:“燕居之清廟,升歌之正樂也。”
成語(Idiom):正樂(zhèng l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èng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正直善良,樂于助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樂一詞源自《荀子·正名》:“正樂者,人之性也。”意思是說,正樂是人的本性。這個成語強調(diào)了人應當保持正直、善良的品德,樂于助人,以及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樂于助人,善良正直。常用于贊美他人的善行,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具備這樣的品質(zh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正名》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的著作,其中有一篇名為《正名》的文章。這篇文章中提到了“正樂”一詞,強調(diào)了人的本性應當是正直善良的。因此,正樂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表達人的善良和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樂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jié)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正樂的人,樂于助人。
2. 她的品質(zhì)非常正樂,總是樂于幫助別人。
3. 這個社區(qū)的居民都很正樂,經(jīng)常組織各種公益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正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正直地站在陽光下,笑容滿面,表示他是一個正樂的人,樂于助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中國文化中強調(diào)正直善良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正樂相關的成語,如“正直”,“善良”,“樂善好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正樂的同學,總是愿意幫助別人。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正樂的人,樂于助人。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展現(xiàn)正樂的品質(zhì)。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以正樂為準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 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正樂的品質(zhì),對他人關心和幫助。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