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況
德況(dé kuàng)
發音:dé kuàng
基本含義:指一個人的德行和品質的狀況。
詳細解釋:德況是由“德”和“況”兩個字組成的,德指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表現,況表示狀況或情況。德況一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表現的狀態,通常用來表示一個人的德行高尚或者卑劣的程度。
使用場景:德況這個成語常常在社會和教育領域使用,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的好壞。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人的贊美或者批評。
故事起源:德況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管子·大喪》。據說,戰國時期,齊國的公子光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才能受到了人們的贊美。有一天,公子光去喪事上吊喪,他的德行和表現讓人們感到非常震驚。從此以后,人們用“德況”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的狀況。
成語結構:德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德”和“況”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的德況高尚,深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
2. 這個人的德況卑劣,不值得與他為伍。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德行和品質的十字路口上,他的德行和品質決定了他的前途和命運。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德況相關的成語,例如“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等,來擴大對德行和品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德況非常好,經常幫助別人。
初中生: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德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高中生:一個人的德況決定了他的人生道路。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