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候
基本解釋
(1).猶斥候,哨兵。《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晝夜兼行,至 羽 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
(2).指放哨。 宋 曾鞏 《衛尉卿制》:“周廬屯候之士,武庫弓鎧之器。”
成語(Idiom):屯候(tún hòu)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在戰爭前期集結、布防并等待行動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候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屯”意為集結、布防,指軍隊集結在某一地點準備行動;“候”意為等待、等候,表示軍隊在集結完成后等待指令或行動的狀態。因此,屯候指的是軍隊在戰爭前期集結、布防并等待行動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候這個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軍隊在戰爭前期的狀態,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集體或個人在準備行動之前的等待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屯候來形容某個團隊或組織在計劃、準備某項工作或活動之前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古代戰爭中,軍隊常常需要在戰爭前期集結、布防,并等待行動的指令。屯候這個成語就是形容這種軍隊的狀態,后來逐漸衍生為形容其他集體或個人的等待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屯”和“候”都是名詞,表示軍隊在戰爭前期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已經在邊境地區屯候多日,準備隨時出擊。
2. 我們團隊正在屯候階段,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行動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屯候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軍隊在集結、布防后等待行動的狀態,將這個畫面與屯候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事有關的成語,如“兵臨城下”、“以逸待勞”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并提升漢語水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在運動會前都在屯候狀態,準備參加各項比賽。
2. 初中生:考試前,同學們都在屯候狀態,緊張地復習著知識。
3. 高中生:學校的籃球隊在比賽前都會在體育館屯候,等待比賽開始。
4. 大學生:社團成員在活動前都在屯候狀態,進行準備工作。
5. 成年人:公司項目組在啟動新項目前都會在屯候狀態,等待領導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