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綻
成語(Idiom):放綻(fàng zàn)
發音(Pronunciation):fàng z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展現出美麗、活潑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放綻是由動詞“放”和名詞“綻”組成的成語。放指展開、散開,綻指綻放、開花。放綻形容事物展現出美麗、活潑的樣子,常用來形容花朵綻放、笑容綻開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放綻常用于形容自然界和人的美麗、活潑的樣子,可以用于描述花朵、笑容、表演等。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展現出活力和魅力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綻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南山有臺》:“芳草萋萋,白露未晞,揭揭谷蠡,抽抽其髑。”其中“揭揭”即為“放綻”的意思。這句詩描繪了南山上的芳草茂盛,清晨的露水未干,山谷中傳來鳥鳴聲。詩人通過形容自然界的美麗景色,表達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春天來了,花朵在陽光下放綻。
2. 小女孩一笑,臉上放綻出燦爛的笑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放綻”與花朵綻放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春天來臨時,花朵在陽光下綻放的美麗景象,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放綻”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放綻”相關的成語,如“綻放”、“放飛自我”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事物美麗的成語,如“明亮動人”、“絢爛多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花兒在春天里放綻。
2. 小學生:她的笑容像陽光一樣放綻。
3. 初中生:音樂會上,樂曲的聲音在大廳里放綻。
4. 高中生:她的演講充滿了自信和魅力,讓人耳目一新,像一朵放綻的花朵。
以上是關于成語“放綻”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