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理
成語(Idiom):招理(zhāo lǐ)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招理指的是主動去解決問題或處理事務,積極主動地做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招理源自于《莊子·逍遙游》一章,原文為“招理于中庸,存心無欲”,意為積極主動地去處理事務,但心中不存私欲。招理的含義是指主動出擊,積極處理事務,而不是被動地等待事情解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招理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問題或事務時,不等待他人的安排或指示,而是主動去解決。這個成語適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家庭生活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招理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一章。莊子是中國古代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逍遙游》中講述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心靈自由來達到逍遙自在的境界。其中一句話“招理于中庸,存心無欲”被后來的人引用并形成了成語招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招理由兩個漢字組成,招和理。其中,招的意思是主動地呼喚或吸引,理的意思是處理或解決問題。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招理這個成語,表示主動去解決問題或處理事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招理積極,不等待別人的指示。
2. 她善于招理家庭瑣事,讓家人的生活更有條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招理解讀為“主動呼喚理智”,來幫助記憶。招理的意思是主動去解決問題,而理代表理智,所以招理可以理解為通過主動呼喚理智來解決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招理相關的成語,如“招財進寶”、“招兵買馬”等,來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招理做作業,不要等媽媽催。
2. 初中生:老師說要我們招理積極參加社區活動。
3. 高中生:我會招理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招理處理各種事務。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招理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待別人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