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筐
基本解釋
(1).玉制的筐。《呂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宋書·符瑞志上》:“ 高辛氏 之世妃曰 簡狄 ,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于 玄邱之水 。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 簡狄 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 契 。” 唐 王維 《白鸚鵡賦》:“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
(2).竹筐的美稱。 南朝 陳 傅縡 《采桑》詩:“綺裙映珠珥,絲繩提玉筐。”
成語(Idiom):玉筐
發音(Pronunciation):yù k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美好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筐是由玉石制成的筐籃,象征著貴重和美好。成語“玉筐”比喻美好的事物,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優美、高尚、出色等特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文學作品、詩詞、贊美和褒獎他人等場合,表達對優秀品質或美好事物的贊美和稱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個叫柳宗元的文學家,他在一篇《玉筐記》中寫到:“昔者王祥事少室,而室人之善玉者,使之琢玉。久之,玉成而室人未歸,乃置諸筐中,以待室人歸。室人歸而知之,曰:‘吾以為玉筐空,無所用之。’廢之。”這個故事講述了王祥把琢好的玉放在筐中等待室人回來,但室人不知道玉在筐中,以為筐是空的,于是廢棄了玉筐。后來,人們用“玉筐”來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人忽視或浪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玉筐”,用來修飾人或事物的美好特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美麗就像一只玉筐,讓人贊嘆不已。
2. 這首詩的語言優美,像一架玉筐,把美景裝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筐”想象成一個精致的玉制籃子,里面裝滿了美好的事物。可以通過與玉和美好事物相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金玉滿堂”、“玉液瓊漿”等,擴大對美好事物的描述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笑容像一只玉筐,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畫面美輪美奐,就像一座玉筐,讓人陶醉其中。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文字流暢優美,就像一籃子玉筐,令人贊嘆不已。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設計精美,就像一只玉筐,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