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行孫
基本解釋
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擅地遁術。《封神演義》第五二回:“ 土行孫 身子一扭,即時不見。道人大喜。忽見 土行孫 往土里鉆上來。” 魯迅 《準風月談·豪語的折扣》:“身子一扭, 土行孫 似的不見了。”
成語(Idiom):土行孫(tǔ xíng sūn)
發音(Pronunciation):tǔ xíng s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文化修養、見識淺薄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指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缺乏修養的人;行:指舉止、行為;孫:指年輕人。土行孫形容一個人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舉止粗俗,見識淺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素質低下,缺乏修養,見識不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一個故事描述了一個叫孫新的人,他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舉止粗俗,所以被人稱為“土行孫”。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家境富裕,但是他的素質很低,真是個土行孫。
2. 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見識很淺,完全是個土行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土行孫”與一個沒有受過教育、舉止粗俗的人形象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愚昧無知”、“粗俗無知”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很粗俗,就像一個土行孫一樣。
2. 初中生:這個人沒有文化修養,真是個土行孫。
3. 高中生:他的見識很淺,舉止粗魯,簡直就是個土行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