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
基本解釋
(1).舊傳 陵陽 子明 釣得白龍,拜而放之。后三年,龍迎 子明 上 陵陽山 。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當來問, 子明 釣車在否?”后二十馀年, 子安 死,葬山下,有黃鶴棲其冢樹,鳴呼 子安 。見 漢 劉向 《列仙傳·陵陽子明》。 唐 李白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詩:“白龍降 陵陽 ,黃鶴呼 子安 。”參見“ 子明 ”。
(2).傳說中的仙人。《南齊書·州郡志下》:“ 夏口城 據 黃鵠磯 ,世傳仙人 子安 乘黃鵠過此上也”
成語(Idiom):子安
發音(Pronunciation):zǐ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少時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不求上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安是由“子”和“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子”表示年少,指年輕人;“安”表示安定、平靜。子安一詞形象地描述了年輕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不積極追求進步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子安一詞常用于形容年輕人缺乏進取心,安于現狀,不愿意努力奮斗的狀態。可以用于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討論,提醒人們要有積極進取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子安一詞最早見于《淮南子·人間訓》:“夫子安,國亂。”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年輕人都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那么國家就會陷入混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子安是一種貶義的詞語,用來批評那些不求上進的年輕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子安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年輕人太子安了,一點都不積極進取。
2. 年輕人應該有追求進步的心態,不要陷入子安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子安”相反的意思來記憶這個成語,即“子不安”。這樣記憶起來更加簡單明了,也更容易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進取心、積極進取相關的成語,如“鍥而不舍”、“勤能補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當班長,太麻煩了,我寧愿子安呢。
2. 初中生:他從小就很子安,不愿意參加任何課外活動。
3. 高中生:他雖然成績不錯,但總是子安,不愿意參加競賽或拓展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