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道
成語(Idiom):路道
發音(Pronunciation):lù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道路的寬窄、平坦與否,也比喻言行舉止的得體與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路道成語源自古代道路的狀況,用來比喻言行舉止的得體與否。它強調了一個人的行為應該是合適、得當的,不應該過分偏離正常的軌道。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得體,舉止合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當我們想要形容一個人的舉止得體時,可以使用“路道”這個成語。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得體,遵循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寫作、演講、社交等場合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說淮陰侯劉邦曾經在召見大臣時,有一位大臣因為路途遙遠而遲到了。劉邦問他遲到的原因,他回答說:“路途不平,所以遲到了。”劉邦聽后大怒,說:“路不平應該早點出發,這是你的錯。”從此以后,人們用“路道”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得體與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路”和動詞“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很得體,一點也不失禮,真是個路道的人。
2. 這個孩子從小就懂得禮貌,很懂得路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路道”聯想為一條平坦的道路,上面有標志著“得體”的標志,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得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路道”成語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不由徑”,指言行不按正道而是隨意胡為;“言行一致”,指言行保持一致,不相矛盾。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很得體,學習上也很用功,是個路道的好學生。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路道的人,不要做出不合適的言行舉止。
3. 高中生:大家都很欣賞他的言行舉止,覺得他是個路道的人,值得學習。
4. 大學生:在校園里,我們應該保持路道的行為,不要做出不合適的言行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