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róng qǔ rén ㄧˇ ㄖㄨㄙˊ ㄑㄩˇ ㄖㄣˊ以容取人
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韓非子·顯學》:“ 孔子 曰:‘以容取人乎,失之 子羽 ;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以容取人,則失之 子羽 ;以辭取人,則失之 宰予 。”參見“ 以貌取人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容取人
成語(Idiom):以容取人
發音(Pronunciation):yǐ róng qǔ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根據一個人的容貌或外表來評價他的品質、能力或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一位主父(zhǔ fù)的女兒要出嫁,主父列出了三個條件:一是必須賢良淑德,二是必須勤勞能干,三是必須漂亮。最后,女兒的未婚夫選擇了一個貌美而品德普通的女子。主父對此感到非常驚訝,他認為自己的女兒與這個女子相比,在容貌上明顯占優勢。未婚夫解釋道,他選擇這個女子是因為她的容貌可以容納他的心靈。從此以后,人們用“以容取人”來形容不以外表為標準評價一個人的品質和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教育和勸誡他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只看表面而忽視內在品質。它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被別人以外貌評價或歧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史記》中的一個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according to)+ 容(appearance)+ 取(evaluate)+ 人(perso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很丑,但是他的能力和品德都非常出色,真是個以容取人的人。
2. 不要只看一個人的外表,要以容取人,看看他的內在品質和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一個容器聯系起來,想象容器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人,表示不以外貌為標準評價一個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不以貌取人”、“相由心生”等,以拓寬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老師告訴我們不要以容取人,要多了解別人的內在。
2. 初中生(14歲):我覺得以容取人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17歲):我覺得社會上很多人都以容取人,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我們應該改變這種觀念。
4. 大學生(21歲):我在大學里學到了不以貌取人的重要性,我會努力去了解每個人的內在品質。
5. 成年人(30歲):我經歷了很多事情后,深深體會到了以容取人的重要性,外表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