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自取咎戾
發音(Pronunciation):zì qǔ jiù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己找罪受,自作自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取咎戾是指自己主動去做一些錯事或者冒險行為,結果導致自己受到了不好的后果。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且警告人們不要做出愚蠢的決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自取咎戾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明知道會有不好后果卻還是去做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例如描述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遭受失敗或懲罰。它也可以用來勸告別人不要重蹈覆轍,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自取咎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文苑傳》中。故事講述了晉代文學家陸機的一個故事。有一次,陸機因為嫉妒一位官員,而寫了一篇諷刺的文章,結果被官員告發。陸機因此受到了懲罰,他后悔不已,認識到自己是自取咎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自取咎戾是一個四字成語,由“自取”和“咎戾”兩個詞組成。其中,“自取”意為自己去尋求或者得到,而“咎戾”則意為過失或者錯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知道這樣做會自取咎戾,卻還是選擇了冒險。
2. 如果你不聽勸告,自作自受,那就是自取咎戾。
3. 他一直以為自己聰明過人,結果卻因為自取咎戾而失敗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發音與其意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自取咎戾”可以理解為自己去找罪受,自作自受。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主動去做錯事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成語,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深入理解這個成語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現在被批評了,真是自取咎戾。
2. 初中生:我告訴他不要做違法的事情,但他還是去偷東西,現在被警察抓住了,真是自取咎戾。
3. 高中生:他明明知道考試作弊是不對的,還是冒險去作弊,現在被學校開除了,真是自取咎戾。
4. 大學生:他知道這個項目有很大的風險,但還是選擇了參與,結果失敗了,這是他自取的咎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