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逾墻鉆隙
發音(Pronunciation):yú qiáng zuān x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墻縫鉆進去,指趁著機會偷偷進入或者逃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逾墻鉆隙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它比喻利用機會或者找到漏洞,進行秘密的行動,往往是違背規定或者不道德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逾墻鉆隙常常用來形容那些趁著機會偷偷進入或者逃離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場景,比如政治、商業、個人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逾墻鉆隙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據說有一位叫做張守節的人,他在古代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被迫逃離家鄉。他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了一道高墻,他沒有放棄,而是找到了墻上的一個縫隙,順利地逾墻而過,最終成功逃離了追捕他的敵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逾墻鉆隙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逾”表示越過,超越;“墻”表示圍墻;“鉆”表示鉆進;“隙”表示縫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趁著夜色逾墻鉆隙,成功逃離了監獄。
2. 這個商人總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逾墻鉆隙,獲取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逾墻鉆隙的形象與逃亡的故事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場景。可以想象自己在逃亡的過程中,找到了一道高墻,然后通過墻上的一個縫隙順利逾墻而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逾墻鉆隙相關的成語,比如“暗渡陳倉”、“偷梁換柱”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偷偷逾墻鉆隙,溜進了動物園。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通過逾墻鉆隙,成功參加了音樂節。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們通過逾墻鉆隙,偷偷進入了禁止入內的地方。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們想方設法逾墻鉆隙,進入了電影院的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