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皤
成語(Idiom):蒼皤(cāng pó)
發音(Pronunciation):cāng p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頭發或胡須已經變白,形容年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蒼皤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蒼指頭發或胡須變白,皤指頭發或胡須變得稀疏。因此,蒼皤形容人的頭發或胡須已經變白,也可用來形容人的年紀已經很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蒼皤多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形容年老的人。例如,在描述一個老人時,可以說他的頭發已經蒼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蒼皤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原文是“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曷云無根?曷云祗麗?蒼皤白髮,顏如七兮?!边@首詩描繪了一位年老的君王的形象,其中的“蒼皤白髮”形容了他的年紀已經很大,頭發已經變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頭發已經蒼皤,但精神依舊。
2. 這位蒼皤老人是我們村里的長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蒼皤與年齡相關聯,想象一個年紀很大的人,頭發和胡須都變得蒼白稀疏,就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蒼皤是一個形容年老的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頭發或胡須變白,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年紀已經很大。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白發蒼蒼”、“鶴發童顏”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的頭發已經蒼皤了。
2. 初中生:那位蒼皤老人經常在公園里散步。
3. 高中生:這位蒼皤的老師在學校里教了很多年。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蒼皤”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