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干骨
成語(Idiom):軀干骨 (qū gàn gǔ)
發音(Pronunciation):qū gàn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身體,特指人的軀干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軀干骨”形象地描述了人的身體,強調了人體的基礎部分。軀干是人體的主要部分,包括頭、頸、胸、腹和背部,而骨骼是構成軀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身體,也可以引申為指人的根本或核心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見于描述人的身體健康、形象、力量等方面。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核心部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軀干骨”來源于《晉書·王衍傳》:“王衍性貞正,有不屈之骨髓,故王敦推重之。”王衍是晉朝時期的一位賢臣,他的品德正直,有堅強不屈的精神。因此,人們用“軀干骨”來形容他的身體,表示他的堅韌和剛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軀干骨”,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紀大了,但依然健康有力,軀干骨硬。
2. 這個項目是公司的軀干骨,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好。
3. 他的演講是整個活動的軀干骨,沒有他的支持,活動就無法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軀干骨”這個成語的意思,將其與人體的身體部分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軀干部分,特別是骨骼,是支撐整個身體的基礎,是人體的核心部分。通過與身體的形象聯系,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軀干骨”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軀干”、“骨骼”等。也可以了解與身體健康、形象和力量相關的詞語和習慣用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體育課上摔了一跤,但是我的軀干骨沒有受傷。
2. 初中生: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的軀干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3. 高中生:大學是我未來的軀干骨,我要努力學習,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