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直
成語(Idiom):秉直(bǐng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bǐng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秉直指秉持正直的品質和態度,堅守公正和真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秉直是由“秉”和“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秉指堅持、持有,直指正直、直接。秉直表示一個人堅守正直的原則和態度,不偏不倚地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秉直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為外界利益所動搖。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正直品質,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不正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秉直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張丞相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秦朝的丞相張良被秦始皇賞識,但他卻拒絕了秦始皇的官職,選擇了隱居山林。張良堅持秉持正直的品德,不為權勢所動,成為后世稱道的楷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秉直”由兩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直,從不為私利所動。
2. 這位官員以秉直著稱,從不接受賄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秉直。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支筆,筆尖指向正直的方向,表示這個人秉持正直的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秉公無私”、“守正不阿”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秉直的心態對待每一次考試。
2. 初中生:作為班干部,我要秉直公正地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應該秉直不為所動,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要秉直的品質,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