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辭
成語(Idiom):撓辭
發(fā)音(Pronunciation):náo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意刁難、找茬、挑剔別人的言辭、言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撓辭是由“撓”和“辭”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撓的意思是抓、搔,辭的意思是言辭、言語。撓辭表示故意刁難、找茬、挑剔別人的言辭、言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撓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挑剔別人的言辭,表達對其刁難的不滿或不耐煩。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口語和書面語的場合,例如在工作、學習、社交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撓辭的起源,暫時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可供參考。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撓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撓辭,讓人很難和他合作。
2. 不要對每個細節(jié)都撓辭,這樣只會拖延進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撓辭”與“抓言辭”進行聯(lián)想,形象地表示故意刁難、挑剔別人的言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撓辭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挑剔”、“刁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總是撓辭我的作文,讓我覺得很難受。
2. 初中生(13-15歲):同學之間不要總是撓辭,要相互理解和包容。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對我們的答案總是撓辭,讓我們很難得到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在團隊合作中,不要撓辭別人的意見,要尊重和接納多元的觀點。
5. 成年人(23歲以上):工作中遇到撓辭的人很多,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自信,不受他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