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擊
成語(Idiom):斫擊(zhuó jī)
發音(Pronunciation):zhòu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斧頭砍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斫擊是指用斧頭猛烈地砍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砍擊的力量和猛烈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斫擊常用于形容猛烈打擊或破壞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語言或行為上的激烈攻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斫擊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左傳·哀公十七年》。在這個故事中,齊國有一個叫狐突的人,他有一次帶領齊軍攻打楚國,用斧頭砍擊楚國的城墻,最終攻克了楚國的城池。后來,人們就用“斫擊”來形容猛烈的攻擊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斫擊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斫”和“擊”兩個部分組成。“斫”表示用斧頭砍擊,“擊”表示猛烈地打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力斫擊著木樁,一下一下地砍得非常有力。
2. 在比賽中,他用一記斫擊打破了對手的防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把巨大的斧頭,猛烈地砍擊著目標物體,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斫擊相關的成語,如“斬釘截鐵”、“斬草除根”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斫擊的力量將木塊劈成兩半。
2. 初中生: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斫擊的場景,非常刺激。
3. 高中生:他用斫擊的方式攻破了對方的防線,取得了勝利。
4. 大學生:在辯論中,他用斫擊的言辭擊敗了對手,贏得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