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朽棘不雕 (xiǔ jí bù diāo)
發音(Pronunciation):xiǔ jí bù d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采枯槁,沒有精神氣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朽棘,指枯槁的荊棘;不雕,指不雕琢,不加工。成語“朽棘不雕”形容人的文采不佳,沒有精神氣魄,沒有經過雕琢和磨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筆平淡,毫無靈氣的文章或者人的才能不夠出眾,沒有精神和獨特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南朝梁代文學家劉勰的《文心雕龍·論文比事》一書。劉勰以“朽棘不雕”形容文采平平,沒有雕琢過的文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朽棘不雕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雖然字字千鈞,但總是朽棘不雕,缺乏新意。
2. 這個演講者的講話太朽棘不雕了,聽得我都要打瞌睡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株干癟的荊棘,沒有經過任何雕琢和美化的樣子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朽棘不雕”,還有許多類似的成語,比如“平淡無奇”、“文不加點”等,都可以用來形容文筆平庸,缺乏獨特之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他畫的畫朽棘不雕,沒有美麗的色彩。
2. 小學生:這篇作文朽棘不雕,沒有精彩的描寫。
3. 初中生:他的才藝朽棘不雕,沒有出眾的特點。
4. 高中生:她的演講朽棘不雕,缺乏新穎的觀點。
5. 大學生:這篇論文朽棘不雕,沒有獨特的研究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