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積
成語(Idiom):漏積(lòu jī)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積累不足,缺乏穩定性或持久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積是由“漏”和“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漏指流失、泄露,積指積累、堆積。漏積的含義是指事物的積累不足,容易流失或泄露,不具備穩定性或持久性。形容缺乏堅實的基礎或穩定的積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漏積常用于形容人才、財富、經驗等方面的缺乏或不穩定。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能力或技能的不扎實,容易丟失或遺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漏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時,項羽的部下范增建議他攻打劉邦,但項羽卻沒有采納。范增對項羽說:“吾聞積水可發船,積土可筑墻。今秋水已發船,積土已筑墻,如不乘時,秋水必涸,積土必壞?!狈对鲇寐┓e來形容項羽的機會已經到來,如果不抓住機會,就會失去一切。從此,漏積成為形容事物積累不足,缺乏穩定性或持久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漏積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固定結構。形容詞“漏”表示流失、泄露的動作,名詞“積”表示積累、堆積的狀態。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缺乏穩定性或持久性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知識很漏積,考試前總是臨時抱佛腳。
2. 這家公司的人才儲備漏積,缺乏長期發展的基礎。
3. 學習一門技能需要有扎實的基礎,不能漏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漏積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漏網的捕魚簍,魚兒從簍子中漏出去,無法積累起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漏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積累、堆積相關的成語,如“積少成多”、“積重難返”等。這些成語都與漏積有一定的關聯,可以幫助加深對漏積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的數學基礎漏積,所以每次考試都會考得不好。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語文要注意積累,不能讓知識漏積。
3. 高中生(16-18歲):大學入學考試的復習要從現在開始,不能讓知識漏積。
4. 大學生(19-22歲):實習經驗對未來的就業很重要,不能讓機會漏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