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戶冊
基本解釋
“騙”的拆字。騙可拆成馬戶冊三字,故用以指騙字。 清 孟稱舜 《嬌紅記·訪麗》:“我祖號為戈十貝,我父號是馬戶冊;農工商賈都不做,呵卵捧脬為第一;慣依豪門使聲勢,常走富家騙衣食。”按,“戈十貝”三字合則為“賊”字。
成語(Idiom):馬戶冊
發音(Pronunciation):mǎ hù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勤奮好學,善于記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戶冊源自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考試。為了備考,學生們通常會把要記憶的內容寫在宣紙上,然后貼在馬戶上,以便隨時查看。因此,馬戶冊成為了形容人勤奮好學,善于記憶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學習努力、記憶力好的人,可以用來表揚別人的勤奮和刻苦努力。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在學習上的努力和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馬戶的學生,他非常勤奮好學,每天都在馬戶上貼滿了自己要記憶的內容。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贊揚,也在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后來,人們就用“馬戶冊”來形容勤奮好學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馬戶”、“冊”,沒有固定的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馬戶冊,每天都在努力學習。
2. 她的記憶力真是好,就像個活生生的馬戶冊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馬戶冊”與努力學習和記憶力好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馬戶上貼滿了學習內容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知識,以及其他與學習、記憶有關的成語和習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馬戶冊。
2. 初中生:他每天都像個馬戶冊一樣,努力記憶知識。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像馬戶冊一樣,把要記憶的內容貼滿房間。
4. 大學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馬戶冊,每天都在圖書館里學習。
5. 成年人:他的記憶力真是好,就像個活生生的馬戶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