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櫪
基本解釋
馬槽。《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張章 ﹞寄宿 霍氏 第舍,臥馬櫪間。” 清 杜岕 《渡淮》詩:“馬櫪留殘稻,魚腸掛短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晚至 石門橋 ,客舍皆滿,惟一小屋,窗臨馬櫪,無肯居者,姑解裝焉。”
成語(Idiom):馬櫪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才、能力潛藏在平凡之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櫪是由“馬”和“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馬是指馬匹,櫪是指馬槽。馬匹在馬槽中,潛藏了無限的力量和潛能。比喻人才、能力潛藏在平凡之中,只要給予機會和培養,就能發揮出非凡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櫪一詞多用于形容平凡的人或事物中蘊藏著非凡的潛力。可以用于教育、工作、選拔人才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晉書·王濟傳》中的一則故事。據說,晉朝時期,王濟是一位平凡的農民,他的家里有一匹馬。這匹馬每天都在馬槽中吃草,平時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有一天,王濟發現這匹馬吃草的聲音異常響亮,于是他覺得這匹馬一定是個好馬。后來,這匹馬果然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成為了一匹出色的戰馬。從此,人們用“馬櫪”來形容平凡之中蘊藏的非凡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似平凡,但是他是個馬櫪,只要給予機會,肯定能取得成功。
2. 這個項目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我們相信其中一定有馬櫪。
3. 平時不起眼的學生中,可能隱藏著很多個馬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成語“馬櫪”。可以想象一個馬槽中的馬,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如果給予機會,它就能展現出非凡的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馬櫪”相似的成語,例如“金玉良緣”、“錦上添花”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同桌看起來很普通,但我覺得他是個馬櫪,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雖然他平時不起眼,但我相信他是個馬櫪,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3. 高中生:我身邊有很多同學都是馬櫪,他們看起來很普通,但他們的才能和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給予他們機會,他們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