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衡陽雁斷
發音(Pronunciation):héng yáng yàn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離別之情深,感傷之情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其中的“更上一層樓”被后人引申為追求更高境界、更大成就的意思。而在“衡陽雁斷”這個成語中,雁斷指的是雁兒分飛的情景,衡陽則是唐代時期的地名,遠離京城,意味著離別之情深。因此,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形容離別之情深,感傷之情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離別之情深,感傷之情濃的場景。可以用于描述離別時的傷感、思念、眷戀等情感,適用于寫信、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也可以用于日常口語中表達離別時的感嘆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而是由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中的一句詩句引申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衡陽雁斷,是由地名“衡陽”和動詞短語“雁斷”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離別之際,我們的心情如同衡陽雁斷,無法言表。
2. 每逢春天,看到北方的候鳥離開,總讓我想起衡陽雁斷的情景。
3. 他的離開讓我感到衡陽雁斷,心如刀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衡陽雁斷”與離別之情、感傷之情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雁兒分飛的情景和離別時的傷感情緒,以此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了解其背景和含義的更多細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朋友們要分別去不同的學校了,感覺心里像是衡陽雁斷,好傷感。
2. 初中生:畢業的時候,我們班級的同學們相互道別,大家都感到衡陽雁斷,情緒很低落。
3. 高中生:離開家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我感到衡陽雁斷,思念家人的情緒很強烈。
4. 大學生:畢業離校的那一刻,我和室友們相互道別,大家都感到衡陽雁斷,不舍離別。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