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巴北
基本解釋
亦作“ 正南八北 ”。亦作“ 正南靠北 ”。1.方言。地道的,確實的。 梁斌 《紅旗譜》六:“咱是正南巴北的老實莊稼人嘛。”
(2).方言。正經的,正式的。 劉流 《飛行員大鬧縣城》:“他早知道這個平民大藥房不是正南八北的買賣,雖然還沒摸清它的底細,但是知道它和特務機關有聯系。” 田流 《王運昇》:“從小就沒有正南靠北地種過莊稼,哪里會有什么生產經驗。” 魏巍 《東方》第二部第十二章:“怎么來的?我是一不靠情面,二不靠照顧,光明正大,正南巴北,奉了命令來的。”
成語(Idiom):正南巴北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nán bā b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方向完全相反或者相差很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南巴北這個成語中的“正南”指的是正南方向,而“巴北”指的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北疆地區,兩者方向相差甚遠。因此,正南巴北表示方向完全相反或相差很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南巴北常用于描述兩個地點或方向之間的差異很大或完全相反的情況。例如,用來形容兩個人的觀點、行為或態度完全不同,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地方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南巴北的成語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地理概念。中國古代地理學將正南定為南方的中心,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位于中國西北的地區。由于兩者方向相差很遠,因此形成了正南巴北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南巴北是一個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南”和“巴北”分別表示方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和我的完全正南巴北。
2. 這兩個地方距離正南巴北,需要乘坐長途車才能到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南巴北”拆分成“正南”和“巴北”兩部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正南方向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方向相關的成語,如“東倒西歪”、“南轅北轍”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最好的朋友的興趣愛好正南巴北。
2. 初中生:他們兩個人的性格正南巴北,一個內向,一個外向。
3. 高中生:這個城市和我家鄉的氣候正南巴北,完全不一樣。
4. 大學生:這兩個學科的學習方法正南巴北,一個需要理解,一個需要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