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基本解釋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游仙窟》:“黑云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云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閑。”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云》:“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云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云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纖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巖 《敲爻歌》:“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游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里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成語(Idiom):白雪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xu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純潔無瑕的雪,也比喻清白無暇的品德或純真無邪的心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雪是中國文化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純潔和美麗。成語“白雪”在使用中有兩個主要的含義。一方面,它可以形容雪的潔白無瑕,比喻品德高尚、無暇的人;另一方面,它還可以形容人的心靈純真無邪,沒有絲毫的瑕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雪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純潔無瑕,可以用于贊美有高尚品德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環境的美麗和純凈。例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質純潔無暇,或者形容一個地方的美麗如白雪般純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白雪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西游記》中的故事。故事中,孫悟空和豬八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的名字就是因為她的美麗和純潔而得來的。這個故事使得“白雪”成為了一個象征純潔和美麗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成語的一部分出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品德如白雪般純潔無瑕。
2. 這個地方的風景美得像白雪一樣純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雪的形象聯系,來記憶白雪的含義。想象一個潔白無瑕的雪花,它代表著純潔和美麗。同時,你也可以將白雪與清晨的陽光聯系在一起,想象清晨陽光下的白雪,這樣你就能更好地記住白雪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白雪的意義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雪相關的成語,如“白雪皚皚”、“白雪紛紛”等。這些成語都與雪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白雪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下雪了,地上的白雪好漂亮!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笑容像白雪一樣純潔無瑕。
3. 高中生(16-18歲):青年時代應該保持心靈的純潔,不被世俗的利益所污染,如白雪一般純凈。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我們應該保持內心的純潔,不受外界的誘惑,如白雪般清澈明亮。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白雪”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