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器
成語(Idiom):宥器
發音(Pronunciation):yòu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宥(yòu):寬恕、原諒;器(qì):容器。比喻寬容待人,包容他人的過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宥器表示對他人的過失或錯誤寬容包容,不計較,給予原諒。宥器強調的是寬容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不計較小節,能夠容忍他人的過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教育、人際關系、家庭和工作場合,用來勸導他人寬容待人、不計較小節,以和諧相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記載,魯國的國君宣公為了懲罰一位犯了錯誤的官員,將其囚禁在一個狹小的器皿里。后來,宣公后悔自己的做法,認為自己應該寬容對待他人的過錯。于是,他將官員釋放,并說:“吾宥之。”意思是寬恕他的過錯。從此,宥器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表示寬容待人,不計較小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宥器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宥”和名詞“器”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錯誤總是能夠宥器,從不計較。
2. 做人要宥器,多一份寬容,少一份糾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宥器這個成語與寬容待人的心態聯系起來,可以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寬大的容器,容納著各種過錯和錯誤,表示寬容待人的心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寬容待人相關的成語,如寬以待人、寬宏大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宥器,不生氣。
初中生:做人要宥器,不計較小事。
高中生:宥器是一種美德,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
大學生:宥器是一種智慧,能夠讓人更加成熟和寬容。
成年人:在工作中,宥器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