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運動
基本解釋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會后,在全國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其主要標志是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不斷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1958年農業夏收期間,各地虛報高產,競放高產“衛星”。同年8月北戴河會議后,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結果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資源,全年合格的鋼產量僅800萬噸。與此同時,各行各業也都開展“全民大辦”,把“大躍進”運動推向高潮。三年“大躍進”,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從1961年開始,為糾正“左”傾冒進錯誤和克服嚴重的經濟困難,進行了國民經濟的大調整。
成語(Idiom):大躍進運動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uè jìn yùn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積極向前邁進,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困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躍進運動是指中國共產黨在1958年至1961年期間推行的一項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這個計劃的目標是通過集體化、農田水利建設、鋼鐵生產等方式,快速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由于計劃的實施方式存在嚴重的錯誤和不合理性,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和人員傷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躍進運動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積極向前邁進的精神和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躍進運動這個成語的起源是來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即1958年至1961年期間中國共產黨推行的一項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躍進運動這個成語是由“大”、“躍”、“進”、“運動”四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像大躍進運動一樣,勇往直前,不畏艱難。
2. 他在工作中展現出了大躍進運動的精神,積極進取,努力超越自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躍進運動”與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聯系起來,以及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大躍進運動的歷史背景、影響以及相關的文獻和研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大躍進運動一樣,努力學習,超越自己。
2. 初中生:我們要發揚大躍進運動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3. 高中生:歷史上的大躍進運動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通過深入研究歷史,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