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祟
成語(Idiom):延祟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s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延長災禍的時間,引申為延誤不良情況,拖延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延祟是由“延”和“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延指延長,祟指災禍。原意是指延長災禍的時間,讓災禍更加嚴重。引申為拖延問題,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或不可挽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拖延問題,或者用于警示人們不要拖延解決問題,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描述拖延工作、推遲處理事務等不良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屈原在楚國時,他的忠告被賈生所忽視,導致楚國陷入困境。而賈生后悔不已,對屈原說:“君子不違古,亦不延祟。”意思是說,一個君子應該遵守古人的教訓,不要拖延問題,以免引發災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延為動詞,祟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拖延,不解決問題,真是個延祟之人。
2. 不要再延祟了,趕緊處理這個問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延祟”的發音和含義,將“祟”音節聯想成“祝”,表示祝福。這樣可以聯想到延長祝福的時間,從而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拖延、延誤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泥帶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拖延做作業,因為拖延會延祟我的學習進度。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延祟學習,要及時完成作業和復習。
3. 高中生:我意識到拖延會延祟我的學業,所以我努力改掉了拖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