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位
基本解釋
禮儀、爵位。語本《周禮·夏官·大司馬》:“設儀辨位,以等邦國?!?鄭玄 注:“儀謂諸侯及諸臣之儀。辨,別也。別尊卑之位。”《春秋·桓公十六年》“夏四月” 宋 胡安國 傳:“夫亂之所由生也,則儀位以為階?!?a href="/r_ci_a2041ebdf2824a692273be908257c476/" target="_blank">春秋》防微杜漸,尤嚴於名?!?/p>
成語(Idiom):儀位
發音(Pronunciation):yí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地位高且受人尊敬的職位或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儀指禮節、儀式,位指地位、職位。儀位表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高且備受尊敬,通常是指擔任高級職務或享有特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位常用于形容高官、權貴的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職位非常受人尊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昭公聽說晉國的重臣郤缺在家中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祭祀儀式,于是派人去觀察并了解詳情。當時魯國正處于戰亂之中,但郤缺仍然能夠舉行如此盛大的儀式,顯示出他在晉國的地位非常高,備受尊敬。后來,人們將郤缺的地位稱為“儀位”,用來形容地位崇高、備受尊敬的職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擔任總經理的儀位,使他成為了公司內外的焦點。
2. 這個職位的儀位非同一般,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儀位”與“地位高、備受尊敬”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被眾人仰望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位、職位相關的成語,如“高官厚祿”、“金榜題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學校的儀位,我們都要尊敬她。
2. 初中生:他考上了重點高中,成為了班級里的儀位。
3. 高中生:社會上的儀位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道德修養。
4. 大學生:大學畢業后,我希望能夠找到一份儀位,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