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貝
基本解釋
(1).貝之一種。上古以為寶器。《書·顧命》:“大貝、鼖鼓在西房。” 漢 班固 《白虎通·封禪》:“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醴泉涌, 河 出龍圖, 洛 出龜書, 江 出大貝,海出明珠。”《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碼碯、木難、孔翠、虎魄。”
(2). 王莽 時的貨幣。貝貨五品之一。《漢書·食貨志下》:“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
成語(Idiom):大貝
發音(Pronunciation):dà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規模龐大、聲勢浩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貝是由“大”和“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規模龐大、聲勢浩大之意。貝是指貝殼,古人認為貝殼的形狀大而美麗,因此用“貝”來形容龐大的事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事物或人的規模非常大,有宏偉的氣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貝常用來形容建筑物、工程、隊伍等規模龐大,如大貝樓、大貝工程、大貝隊伍等。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勢、聲勢,如大貝官員、大貝演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古今諧謔志》中,當時形容一座宏偉的樓閣。后來逐漸成為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各種龐大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大貝樓高聳入云,氣勢非凡。
2. 這支大貝隊伍人山人海,壯觀至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貝”聯想為一個巨大的貝殼,表示事物規模龐大。可以用圖像、動畫或與實際物體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貝相關的成語,如大貝樓、大貝工程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或觀看相關的視頻來加深對大貝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養了一只大貝,它有很多殼。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真是大貝,書架上堆滿了各種書籍。
3. 高中生:這次學校的運動會規模真是大貝,全校師生都參與其中。
4. 大學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真是大貝,每個樓層都有幾萬本書。
5. 成年人:這個工程規模真是大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