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邊音
成語(Idiom):舌邊音
發音(Pronunciation):shé biān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說話時嘴里的聲音,比喻話說到嘴邊卻又忍住不說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舌邊音一詞來源于《左傳·哀公二十九年》:“武公之役,公子糾為晉將,晉師敗績,糾將躇于舌邊。”意為公子糾作為晉國的將領,在戰斗中,晉國遭到慘敗,但他卻猶豫不決,不敢開口報告戰況。后來,人們用“舌邊音”來形容話說到嘴邊卻又不敢說出來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話要說卻因某種原因而不敢說出來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指代心里的秘密或隱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舌邊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公子糾作為一個將領,在戰斗中遇到了困難,卻猶豫不決,不敢開口報告戰況。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有話要說卻不敢說出來的情況,從而形成了成語“舌邊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舌邊”和“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有很多話要對你說,可都成了舌邊音,不敢開口。
2. 她一直想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每次都變成了舌邊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比如,想象自己有很多話要說,但卻變成了舌邊的音,無法說出來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舌邊音”的用法和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個秘密,但它一直是我的舌邊音,我不敢告訴別人。
2. 初中生:我想向班長提建議,但每次都變成了舌邊音,我不敢開口。
3. 高中生:我心里藏著一個秘密,每次想說出來卻又成了舌邊音,無法啟齒。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有很多話要說,但最后都變成了舌邊音,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