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抄
成語(Idiom):掠抄(lüè chāo)
發音(Pronunciation):lüè c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抄襲、剽竊別人的作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掠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掠字的意思是“搶奪、攫取”,抄字的意思是“抄襲、剽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搶奪、竊取他人的作品或創意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掠抄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譴責那些沒有創造力、缺乏原創性而只會抄襲他人作品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文學、藝術、學術等領域中的抄襲行為,也可以用來指責商業領域中的盜版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他的詩歌才華出眾,備受贊賞。有一天,他去拜訪另一位詩人杜甫,并向杜甫展示了自己的一首新作。然而,杜甫卻發現這首詩與他自己的一首詩非常相似,幾乎可以說是抄襲。杜甫對李白說:“你這是掠我的作品!”從此,掠抄這個成語就因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掠抄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掠”和動詞“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畫家以掠抄他人的作品聞名于世,缺乏創新。
2. 這部電影被指控掠抄了其他電影的情節和劇情。
3. 學術界對于掠抄行為持零容忍的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掠抄的發音與“略抄”相對應,略抄是指輕微抄襲的意思,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掠抄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知識產權和版權保護的法律知識,以及如何避免掠抄他人作品的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作文中掠抄了同學的答案,被老師批評了。
2. 初中生:這位學生掠抄了網絡上的一篇文章,被老師發現并給予嚴厲批評。
3. 高中生:為了完成作業,他掠抄了一篇論文,結果被學校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