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奪
基本解釋
奪取;剝奪。《漢書·匈奴傳下》:“至 孝武 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后漢書·梁冀傳》:“ 冀 用 壽 言,多斥奪諸 梁 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 孫氏 宗親。”
成語(Idiom):斥奪(chì duó)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強行奪取他人的財物或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斥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斥”和“奪”。斥指責、駁斥,奪指奪取、搶奪。斥奪的意思是強行奪取他人的財物或權力。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以非法、不正當的手段奪取他人的財產或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斥奪常常用來描述一些不道德、不公平的行為。比如,一個貪官利用職權斥奪了公共財產,一個商人通過欺騙斥奪了競爭對手的客戶,都可以用斥奪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斥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楊慎所著的《楚辭·離騷》。其中有一句“斥鷙鳥兮無飛揚”,意思是指鷙鳥被奪去了飛翔的能力。后來,人們將這個意象引申為奪取他人的財物或權力,形成了成語斥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斥奪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斥”為動詞,“奪”為動詞,表示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利用職務之便,斥奪了公司的財產。
2. 這個商人不擇手段,斥奪了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斥奪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可以將“斥”字聯想成一個人在責備、駁斥別人,將“奪”字聯想成一個人搶奪、奪取別人的東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小說、新聞等來擴展對斥奪的理解。同時,可以查閱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斥奪行為在法律上的定義和處理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欺騙的方式斥奪了我的玩具。
2. 初中生:這個政府官員通過腐敗行為斥奪了人民的財產。
3. 高中生:他利用職權斥奪了公司的利益,導致公司破產。
4. 大學生:這個公司老板通過不正當手段斥奪了競爭對手的客戶,獲得了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