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體
成語(Idiom):鴻體
發音(Pronunciation):hóng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內容廣闊、博大精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鴻體一詞源自《莊子·齊物論》:“鴻者,天之所以為天也;體者,物之所以為物也。”意為天的廣大和物的體態。后來引申為文章或作品的內容廣闊、博大精深,形容其內容深奧豐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等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學識廣博、知識淵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著名篇章,其中提到了“鴻體”一詞。后來,這個詞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內容廣闊、博大精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表示文章或作品的內容廣闊、博大精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論文的內容真是鴻體,涉及了多個學科領域。
2. 這部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情感豐富,真是一部鴻體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鴻鵠之志”,鴻鵠是指雄鷹,象征著高飛遠翔的志向。將“鴻體”與“鴻鵠之志”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鴻篇巨制”、“鴻圖大略”等,加強對于文學作品或人的描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那種鴻體的童話故事,里面有很多奇妙的冒險和神奇的事情。
2. 初中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鴻體的作文題,要求展開思維,表達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安排得非常巧妙,主題思想也很深刻,是一部真正的鴻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