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史
成語(Idiom):閭史
發音(Pronunciation):lǘ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官污吏,指那些貪贓枉法、奸淫擄掠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閭,古代指邊遠地區的小城鎮;史,指官員。閭史原指小地方的官員,后來逐漸演變為指那些貪污腐敗、虐待百姓的官員。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貪官污吏,指那些貪贓枉法、奸淫擄掠的官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和譴責貪官污吏的情境中,用來形容那些腐敗無能的官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韓策一》中有一則故事,韓國的大臣勾踐在整頓政府時,官員之一的閭史在韓王面前彈冠相慶,自以為功勞無窮。然而,勾踐卻痛斥他是個貪官污吏,對他的行為感到厭惡。從此,閭史成為了指代貪官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閭史”,表示貪官污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市長一上任就收受賄賂,真是個典型的閭史。
2. 這個部門的一些工作人員竟然把公款挪用到個人賬戶,簡直就是一群閭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閭史”拆分記憶,將“閭”讀作“呂”,與貪官污吏的“呂”音相近,而“史”讀作“史”,與官員的“史”字相同。通過將兩個字分開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制度和貪污腐敗問題,以及反腐倡廉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說,貪官污吏就是閭史,他們會欺負老百姓。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校長很正直,不像一些閭史那樣貪污腐敗。
3. 高中生:社會上還有很多閭史存在,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反腐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