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鼎
成語(Idiom):銘鼎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d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銘記在大鼎上的文字,比喻深刻銘記在心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銘鼎是由“銘記”和“大鼎”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銘記指牢記、深深記住,大鼎是古代重要的禮器之一,象征權威和榮譽。銘鼎比喻將重要的事物牢牢記在心中,永遠不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重要事物、重要人物、重要經歷等保持深刻記憶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對國家歷史、家族傳統、重要事件等的銘記,也可以用來形容對重要人物的敬仰和尊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銘鼎的典故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時,晉國國君叔向宣子在狩獵時得到了一只大鼎,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功績銘刻在鼎上,以示永久記憶。這個故事成為了銘鼎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銘鼎是一個主謂結構的成語,由動詞“銘記”和名詞“大鼎”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銘鼎于心的故事令人感動不已。
2. 那位老人銘鼎于心的忠誠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
3. 這部紀錄片讓觀眾銘鼎于心,深深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銘鼎”。可以想象自己把重要的事物銘刻在大鼎上,以保持深刻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銘鼎相關的歷史故事,了解銘刻和銘記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記憶、銘記相關的成語,如“銘心刻骨”、“銘感五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銘鼎于心,記住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銘鼎于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3. 高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講述的那段故事讓我銘鼎于心。
4. 大學生:這次實習經歷讓我銘鼎于心,對職業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