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衛
基本解釋
儀仗與衛士的統稱。《魏書·李元護傳》:“若喪過 東陽 ,不可不好設儀衞,哭泣盡哀,令觀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復真靈醮詞》:“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儀衞。”《宋史·儀衛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議禮局上 大慶殿 大朝會儀衞。” 清 戴名世 《孑遺錄》:“ 史可法 以父喪歸,繼 可法 者為 鄭二陽 。 二陽 行軍,儀衞甚盛。”
成語(Idiom):儀衛
發音(Pronunciation):yí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舉止莊重、儀態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衛是由“儀”和“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儀”指的是禮儀規范和儀態端莊,而“衛”指的是守衛和保護。儀衛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儀態莊重如衛士守衛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舉止莊重、儀態端莊,尤其用來形容官員或者重要場合上的人的儀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樂記》中有一篇叫做《儀儀衛》的文章,講述了古代官員的儀仗隊伍。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儀仗衛士”的形象,后來演變為成語“儀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眾場合總是儀衛莊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位官員的儀表儀容非常儀衛,彰顯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儀衛”拆分為“儀”和“衛”,分別聯想到儀態端莊和守衛保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儀態相關的成語,如“儀態萬方”、“儀表不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教我們要保持儀衛,不要亂跑亂動。
2. 小學生:同學們在升旗儀式上都穿著整齊,儀衛莊重。
3. 中學生:作為學生代表,我要在畢業典禮上展現儀衛的形象。
4. 大學生:參加重要活動時,我們要注重儀衛,代表學校的形象。
5. 成年人:作為一名公務員,他的儀衛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