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掖
基本解釋
掖庭的美稱。指后宮嬪妃所居之地。《舊唐書·禮儀志三》:“妾謬處椒闈,叨居蘭掖……罔極之思,載結於因心;祗肅之懷,實深於明祀。” 唐 郭正一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桂宮初服冕,蘭掖早升笄。” 宋 程大昌 《考古編·立武后》:“ 武氏 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圍,德光蘭掖。”
成語(Idiom):蘭掖(lán yè)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文雅,措辭婉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蘭,指蘭花,代表高雅;掖,指掖庭,指宮廷。蘭掖原指宮廷里的花壇和花園,引申為言辭文雅,措辭婉轉,形容文章或言辭風格優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蘭掖多用于形容文章、演講或言辭等方面,表示言辭優美、措辭婉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蘭掖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張衡傳》中。據說,東漢末年,張衡在朝廷上發表演講時,以其文雅的言辭和優美的措辭,使得官員們都沉醉其中,如同置身于宮廷的蘭花園中。因此,后人將其演講稱為“蘭掖之辭”,后來逐漸演變為“蘭掖”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充滿了蘭掖之辭,讓人心生敬佩。
2. 這篇文章的措辭非常蘭掖,讀起來非常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蘭掖”與優美的花園和花壇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文章或言辭的優美和文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文章或言辭的成語,如“辭章之美”、“辭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的時候,總是用很多蘭掖的詞語,讓我們覺得很美。
2. 初中生:我喜歡讀李白的詩,他的詩句充滿了蘭掖之辭,讀起來非常動人。
3. 高中生:寫作文時,如果能夠運用一些蘭掖的詞句,會使文章更加出色。
4. 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要盡量避免使用生硬的詞語,而是用一些蘭掖的措辭,讓文章更加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