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危
基本解釋
艱難危險。《南史·臧燾傳》:“天下屯危,禮異常日。”《新唐書·隱逸傳·孫思邈》:“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汰侈》:“四十年間,位極將帥,其間屯危患難,履鋒冒刃,入萬死而無一生。”
成語(Idiom):屯危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囤積危險,積存危險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屯”意為囤積、積存,“危”意為危險。該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囤積危險物品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組織囤積危險物品,可能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危險的行為。也可用來指代某個地方或環境存在潛在的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策略。在古代戰爭中,為了應對敵人的進攻,有時會在要害地點或軍營周圍囤積各種危險物品,如火藥、火箭等,以增加防御力量。這樣一來,敵人在攻擊時就會面臨更大的危險。因此,屯危成語就形象地描繪了這種囤積危險物品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屯危”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屯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2. 這個組織屯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一個倉庫里囤積各種危險物品,這個倉庫里充滿了危險。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和屯危相關的成語,如“屯糧屯草”、“屯積居奇”等,可以幫助擴展對該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不小心屯危的行為導致了火災。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犯罪團伙屯危,準備在晚上襲擊銀行。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決定清理那個屯危的地方,以確保公眾的安全。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個人屯危可能違法,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