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人數
成語(Idiom):法定人數
發音(Pronunciation):fǎ dìng ré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法定規定的人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法定人數指的是根據法律規定確定的人數。在某些法律、規章或合同中,為了保證公平、平等和正當性,會規定某些行為或決策需要達到一定的人數才能生效或被認可。這個人數就是法定人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法定人數常常出現在法律、政府、組織等場合中。例如,在某個組織的法規中規定,必須有三分之二的成員投票贊成才能通過某項決議,那么這個三分之二的成員就是法定人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還沒有關于法定人數的具體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法定人數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根據公司章程,任何重大決策都需要董事會的法定人數投票通過。
2. 這個法案規定,法院判決需要達到法定人數的陪審團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法定人數與法律規定的人數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法官在法庭上宣布:“根據法律規定,只有達到法定人數的陪審團一致同意,才能作出判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法定人數的相關法律和規定,以及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應用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校規規定,班級活動需要達到法定人數才能進行。
2. 初中生(13-15歲):根據法律規定,組建社團必須有足夠的法定人數參與。
3. 高中生(16-18歲):法定人數投票通過了這個學校的新校規。
4. 大學生(19-22歲):在學生會選舉中,候選人需要獲得法定人數的選票才能當選。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公司股東大會需要達到法定人數才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