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道
基本解釋
(1).九州的道路。《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 杜預 注:“啟開九州之道。”《史記·河渠書》:“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 張守節 正義引 顏師古 曰:“通九州之道。”
(2).古人指日月運行的軌道。 漢 王充 《論衡·說日》:“日月有九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
(3).指九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昔 禹 脩九道,《書》録其功; 后稷 躬稼,《詩》列于雅。”
(4).猶言許多道。 唐 李白 《廬山謠》:“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 李白 《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詩:“江水九道來,云端遙明沒。”
(5).九門學問。《鹖冠子·學問》:“如於初問,終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陰陽,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藝,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處兵。”
成語(Idiom):九道 (jiǔ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多次審訊、盤問,以求得真相或確認事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道是由數字“九”和“道”組成的成語。九是中國文化中的吉祥數字,代表長久、完美和完整。道在這里指的是審訊、盤問的過程。九道表示經過多次審訊或盤問,以求得真相或確認事實。這個成語強調了通過多個環節的審訊來達到確定真相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道常用于描述嚴密的審訊或盤問過程,強調通過多個環節的審訊來確保真相的準確性。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法律、調查和研究領域,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描述一個經過多次詢問或調查后才能確定的事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九道的具體起源故事暫無相關文獻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道是一個名詞短語,由數字“九”和“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確保案件的真相,警方對嫌疑人進行了九道審訊。
2. 這個研究項目經過九道嚴格的篩選程序,才能獲得資金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數字“九”與審訊的過程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嫌疑人經過九個審訊環節,最終揭示了真相。可以將這個場景形象化地描繪在腦海中,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法律、調查和研究相關的成語,可以加深對九道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可以學習其他數字相關的成語,如“一舉兩得”、“三心二意”等,以拓寬成語的使用范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過九道問題,終于找到了小明丟失的鉛筆盒。
2. 初中生:為了找到真兇,警方對嫌疑人進行了九道審訊。
3. 高中生:這個研究項目經過九道嚴格的篩選程序,才被選中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