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
成語(Idiom):屏障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起到阻擋、保護作用的東西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屏障原指用來阻擋敵人的屏風、屏障,后泛指用來阻擋或保護的事物。比喻起到阻隔、保護作用的事物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起到障礙、阻擋作用的事物或人,也可用于形容起到保護作用的事物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屏障”起源于《左傳·哀公二十四年》:“子貢曰:‘敢問孔子之道,必有屏障乎?’孔子曰:‘有之,惡其不以道,惡其不以德,惡其不以禮。’”這句話中的“屏障”是指孔子的道德教育,將道、德、禮作為屏障來保護人們的心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屏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堵墻是我們家的屏障,保護我們免受外界的干擾。
2. 他的堅強意志是他成功的屏障。
3. 信任和理解是維護婚姻的屏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屏障”與保護、阻擋等概念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高大的屏障,將周圍的一切都隔離開來,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干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屏障”相關的成語,如“破釜沉舟”、“堅壁清野”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大門是我們家的屏障,保護我們家不受壞人的侵害。
2. 初中生:知識是我們的屏障,能幫助我們抵御各種誘惑和困難。
3. 高中生:時間管理是我在學習中的屏障,能幫助我更好地安排時間和提高效率。
4. 大學生: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屏障,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