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賢
成語(Idiom):推賢
發音(Pronunciation):tuī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推舉賢能的人擔任重要職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推賢是指選擇、推舉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擔任重要的職務或任命他人來做某事。這個成語強調了選拔人才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推舉賢能的人,才能使國家或組織更加繁榮和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推賢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政府或組織選拔人才的過程,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于選拔人才的重視和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賢臣。相傳,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秦孝公想要選拔賢能之士來輔佐自己,于是他在城市的大街上樹立了一個木牌,上面寫著“欲見賢士,請推舉”。一位名叫范睢的賢人看到這個牌子后,便把它推到了一邊,表示自己是賢人。秦孝公看到后,非常贊賞他的聰明才智,于是任命了他擔任重要職務。從此以后,“推賢”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選拔賢能之士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要善于推賢,才能使團隊更加強大。
2. 他一直秉持著推賢的原則,將那些有才能的人提拔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推賢”這個成語與選拔人才的過程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一個選拔會上,推舉那些有才能的人來擔任重要職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領導力、人才選拔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任賢使能”、“人盡其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要推賢,選我當班長吧!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主任非常擅長推賢,選出了一批優秀的班干部。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要注重推賢,選拔出那些有能力的人來領導國家。
4. 大學生(19-22歲):在企業中,推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選出優秀的人才,才能使企業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