闿闔
成語(Idiom):闿闔(kǎi hé)
發音(Pronunciation):kǎi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開啟和關閉,比喻掌握權力或控制某事物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闿指打開、開啟,闔指關閉、合上。闿闔一詞源自古代宮廷禮儀,用于描述皇帝或貴族開啟和關閉宮門、議事的動作。后來演變為比喻掌握權力或控制某事物的能力。成語中的“闔”也可以指代合作、和睦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管理、領導或控制某種事物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團隊、組織或國家的管理能力。適用于各種正式場合,如演講、寫作、商務談判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寫項羽在攻打咸陽時的故事。項羽軍攻打咸陽城時,城中的守將韓信剛開始傲慢自大,不肯出戰。項羽派人給韓信送去了一封信,信中說:“我乃闿闔之主,你如不出戰,我將親自前來。”韓信看到信后,意識到項羽的威勢,決定出戰。最終,項羽攻破了咸陽城。這個故事中的“闿闔”成語,形容了項羽掌握權力和控制局勢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上是一個動賓短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的業務上有著闿闔之能,使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個團隊的領導者具備闿闔之才,能夠統籌安排各項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闿闔”與“開合”相對應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打開門(闿)進入一個房間,然后再合上門(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力、控制相關的成語,如“駕馭”、“掌控”、“主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是學校的闿闔之人,能夠幫助我們規劃學習計劃。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具有闿闔能力的企業家,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需要具備闿闔之才的領導者,來解決社會問題和推動發展。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班級的學生干部,我要發揮闿闔能力,組織好各種活動。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闿闔能力,以應對各種挑戰。